返回 伊伊女性网

娄艺潇综艺《国风少年》引争议:文化输出还是消费传统?

2025-09-25

2025年11月,娄艺潇担任制片人兼导师的综艺《国风少年》在芒果TV上线,节目以“选拔国风偶像”为核心,融合汉服展示、传统技艺挑战等环节,首期播放量破2亿。然而,随着节目推进,争议也随之而来:部分网友批评其“形式大于内容”“消费传统文化”,甚至翻出娄艺潇此前“直播带货汉服”的旧事,指责她“借文化之名捞金”;但也有观众认为,节目让年轻人关注传统,功不可没。这场争论背后,折射出公众对“文化综艺”的复杂期待,也暴露了传统文化现代化传播的深层困境。

《国风少年》:一场精心设计的文化实验
《国风少年》的诞生,与娄艺潇的个人转型密切相关。自2020年涉足汉服文化推广以来,她逐渐从演员转型为“文化创业者”,而综艺成为她扩大影响力的关键载体。节目总导演李明透露:“娄艺潇提出了‘沉浸式国风体验’概念,要求选手不仅会穿汉服,还要懂历史、能创作,这比传统选秀难得多。”

节目模式确实充满新意。例如,在“汉服设计赛”中,选手需在24小时内用传统面料完成现代款设计;“非遗挑战赛”则要求他们学习苏绣、点翠等技艺,并融入表演。娄艺潇在节目中身兼数职:既是严格导师,点评选手设计时引用《礼记》;又是文化讲解员,亲自示范如何行“万福礼”。这种“深度参与”让节目区别于普通选秀,更像一场“传统文化普及课”。

争议焦点:文化传播的“度”该如何把握?
尽管创意十足,但节目仍陷入争议。核心矛盾在于“娱乐化”与“严肃性”的平衡。

支持者认为,节目降低了传统文化门槛。选手“00后”小林表示:“以前觉得汉服就是拍照穿,现在才知道它背后的礼仪、历史。我报名了苏绣课,想更深入了解。”数据显示,节目播出后,相关非遗课程报名量增长300%,汉服搜索量上升150%,证明其“破圈”效果显著。

反对者则批评节目“过度娱乐化”。例如,在“国风才艺赛”中,有选手将京剧唱腔与电子音乐混搭,被专家指责“不伦不类”;娄艺潇在点评时频繁使用“绝了”“炸场”等网络用语,也被认为“消解了文化庄重感”。更引发争议的是“汉服盲盒”环节:选手随机抽取古代服饰复原,但部分设计被汉服圈指出“形制错误”,如将明制马面裙与唐制襦裙混搭。

娄艺潇的回应:在争议中寻找共识
面对批评,娄艺潇在微博发长文回应:“传统文化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,而是活着的生命。我们可能不完美,但至少在尝试让年轻人爱上它。”她承认节目存在不足,但强调“创新必然伴随争议,重要的是方向是否正确”。

这种态度得到了部分专家认可。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张伟表示:“文化传播需要‘破壁者’。娄艺潇的节目或许不够专业,但它让传统文化进入大众视野,这是第一步。下一步需要更严谨的内容支撑。”

事实上,节目组已在调整策略。第二期中,他们邀请了故宫文物修复师、非遗传承人作为特邀嘉宾,对选手作品进行专业点评;同时增加“文化小课堂”环节,用动画形式讲解汉服历史。这些改动部分缓解了争议,但“娱乐与严肃”的矛盾仍未彻底解决。

最新文章

女生减肥新宠大列巴!营养师揭秘:这样吃瘦得快还养肤

减肥

 

阅读11540

大列巴面包减肥法爆火!女生亲测:这样吃月瘦5斤不反弹

减肥

 

阅读15656

女生靠大列巴面包月瘦8斤!低卡饱腹的减肥密码竟是它?

减肥

 

阅读16254

女性选车新标准:星瑞扶摇版如何满足“颜值+性能+安全”

热点

 

阅读16580

女生眼中的星瑞扶摇版:这辆性能车为何成了闺蜜圈顶流?

热点

 

阅读15256

冀ICP备2024065575号-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