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 伊伊女性网

葡萄酒奢侈品的“造神运动”:一瓶酒如何被捧上神坛?

2025-09-29

“这瓶2010年啸鹰酒庄红酒,被《葡萄酒观察家》评为‘世纪之酒’,全球仅1200瓶。”酒庄代表的话音刚落,台下藏家便举牌竞价,最终以28万港币成交。有人小声问:“它真比其他酒好喝100倍吗?”旁边的人冷笑:“好喝?那是次要的——重要的是,它被‘造神’了。”

第一章:酒评家的“点金术”
葡萄酒奢侈品的“神化”,始于酒评家的评分。某款纳帕谷赤霞珠,原本默默无闻,直到罗伯特·帕克给出98分后,价格一夜飙升10倍。酒庄老板坦言:“帕克的一支笔,抵得上我们十年营销。”

更极端的是“满分酒效应”。2018年,帕克给某款勃艮第黑皮诺打出100分后,全球藏家疯狂抢购,酒庄不得不采取“抽签购酒”制度。一位落选的藏家怒吼:“这哪是卖酒?这是选妃!”

第二章:酒庄的“饥饿营销”
奢侈品酒庄深谙“稀缺性”之道。某年,波尔多某酒庄故意减少30%产量,并宣称“仅供顶级藏家”。结果当年酒价暴涨50%,而酒庄老板在私人飞机上举杯庆祝:“让富人抢破头,比多卖几瓶酒划算多了。”

更绝的是“限量版”策略。某香槟品牌推出“镀金瓶身限量款”,全球仅10瓶,每瓶售价10万欧元。发布会上,模特举着酒瓶走秀,主持人高呼:“这不是酒,是流动的艺术品!”

第三章:媒体的“造神流水线”
从酒评杂志到社交媒体,一条完整的“造神产业链”已然形成。某网红受邀参观酒庄时,被告知“必须用‘神圣’‘传奇’等词汇描述酒款”。她事后吐槽:“那瓶酒喝起来像稀释的酱油,但文案得写‘如丝绸般顺滑’。”

而拍卖行的宣传更夸张。某款1947年白马酒庄红酒被描述为“二战后欧洲复兴的象征”,最终以30万英镑成交。买家接受采访时说:“我买的是历史,不是酒。”

第四章:藏家的“自我洗脑”
当一瓶酒被贴上“奢侈品”标签后,藏家们会主动参与“造神”。某次品鉴会上,一款评分95分的酒被贬得一文不值,而一款90分的“小众酒”却被捧上天。原因很简单:前者太常见,后者能彰显“独特品味”。

一位藏家坦言:“我买奢侈品酒,就像信教——必须坚信它‘神’,才能获得群体认同。”而当有人质疑“这酒真值这个价吗?”时,他们会集体反驳:“你不懂,这是艺术!”

第五章:奢侈品的“终极悖论”
葡萄酒奢侈品的繁荣,最终走向了一个荒诞的悖论:酒越贵,喝的人越少;喝的人越少,酒越贵。某款售价10万元的膜拜酒(Cult Wine),全球仅50瓶,其中30瓶被酒庄自己收藏——他们知道,一旦流通量增加,神话就会破灭。

经济学家指出:“奢侈品酒市场已脱离饮品本质,成为一场‘集体幻觉’的狂欢。参与者都在演戏,却都坚信自己是主角。”

尾声:当酒液变成“现代图腾”
如今,天价葡萄酒已成为富豪们的“精神图腾”。某次酒会上,一位藏家举着空酒瓶说:“这瓶82年拉菲喝完了,但它的灵魂永远在我酒窖里。”旁边的人立刻接话:“对,就像我们的阶级,永远不会被稀释。”

而酒庄老板看着满屋的藏家,默默对助理说:“明年推出一款‘钻石瓶身限量款’,定价50万欧元——他们要的不是酒,是‘被神选中’的感觉。”

最新文章

女生减肥新宠大列巴!营养师揭秘:这样吃瘦得快还养肤

减肥

 

阅读14875

大列巴面包减肥法爆火!女生亲测:这样吃月瘦5斤不反弹

减肥

 

阅读17702

女生靠大列巴面包月瘦8斤!低卡饱腹的减肥密码竟是它?

减肥

 

阅读11298

女性选车新标准:星瑞扶摇版如何满足“颜值+性能+安全”

热点

 

阅读19207

女生眼中的星瑞扶摇版:这辆性能车为何成了闺蜜圈顶流?

热点

 

阅读19713

冀ICP备2024065575号-2